來源
本品為鯧科動物銀鯧的肉。
性味歸經
①《本草拾遺》:味甘,平,無毒。
②《醫林纂要》:甘苦,溫。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肥健,益氣力。
②《本經逢原》:益胃氣。
③《隨息居飲食譜》:補胃,益血,充精。
形態特徵
體短而高,極側扁,略呈菱形。體長約20厘米。頭較小,側扁而高。吻短、圓鈍,稍突出於下領之前。眼小,側位。眼間隔呈大的弧形隆起,鼻孔小,每側各2個,前鼻孔圓形,後鼻孔呈裂縫狀。口小,微斜。上頜骨達眼前緣的下方。兩頜各有1行細齒,排列緊密。鰓孔小,鰓耙短弱,排列稀鬆。鱗細小,圓形,極易脫落。側線鱗110~130,側線位高,幾與背緣並行。背鰭Ⅸ~Ⅻ,Ⅰ-42~48,起點略在臀鰭起點前方。臀鰭Ⅵ~Ⅶ,Ⅰ-41~46。背鰭、臀鰭同形,鰭棘均呈截形,鰭條部前端皆隆起呈鐮刀狀。胸鰭長大,24~27。無腹鰭。尾鰭17,分叉很深。體銀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多數鱗片上有細微的黑色小點。
生產區域
分布我國沿海,以南海和東海為多,黃、渤海較少。
注意事項
1.《本草拾遺》:腹中子有毒,令人痢下。
2.《隨息居飲食譜》:多食發疥動風。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肥健,益氣力。
2.《本經逢原》:益胃氣。
3.《隨息居飲食譜》:補胃,益血,充精。
化學成份
銀鯧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及二甲胺(dimethylamine),甲胺(methylamine),異丁胺(isobutylamine),乙胺(ethylamine),二乙胺(diethylamine)。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